關鍵詞:中投顧問 3D打印 3D打印產業(yè)報告
中投顧問:未來5年中國3D打印產業(yè)發(fā)展預測分析
中投顧問對中國3D打印產業(yè)發(fā)展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ㄒ唬┱咧С?/p>
2015年5月19日,《中國制造2025》方案出臺,作為一項前沿性的基礎性制造技術,3D打印在醫(yī)療方面的應用也被涵蓋入中國官方未來10年大力推動的重點領域之中。
《國家增材制造發(fā)展推進計劃》已經基本制定完成并即將發(fā)布,智能制造已經成為工信部推進兩化融合的主攻方向,目前有關部委已經起草加快推進智能制造的相關建議,增材制造規(guī)?;瘧眉磳⑦~出實質性步伐。增材制造技術,即為公眾俗稱的“3D打印”。據悉,國家對3D打印的發(fā)展目標主要有:到2017年初步建立增材制造技術創(chuàng)新體系,培育5至10家年產值超過5億元、具有較強研發(fā)和應用能力的增材制造企業(yè);并在全國形成一批研發(fā)及產業(yè)化示范基地等。在政策措施上,國家將加強組織領導,加強財政支持力度,并支持3D打印企業(yè)境內外上市、發(fā)行非金融企業(yè)債等融資工具。
?。ǘ┎糠旨夹g世界先進
目前我國在3D打印已有部分技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其中,激光直接加工金屬技術發(fā)展較快,已基本滿足特種零部件的機械性能要求。在這方面,西北工業(yè)大學的黃衛(wèi)東團隊采用這類技術直接制造金屬零件,并已成功對航空發(fā)動機葉片進行了再制造修復。與此同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華明領銜的“飛機鈦合金大型復雜整體構件激光成形技術”,讓我國在高性能金屬材料3D打印上,躋身世界領先行列,如今已廣泛應用于我國的航空航天領域。
?。ㄈ┪锫摼W+3D打印
無處不在的互聯網技術和日益成熟的3D打印結合后,可以形成威力巨大的智能制造生態(tài)系統(tǒng),打通從設計師到消費者之間的通道,并有可能干掉工廠。
對于3D打印在“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過程中的角色定位,3D打印是發(fā)展智能制造的核心技術之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將3D打印技術與物聯網技術、大數據、云計算、機器人、智能材料等其他先進技術結合,將構成一個智能產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設計師將各種富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設計放到數據庫平臺上,用戶通過物聯網技術,就可以自由選擇需要的產品,然后在家里打印出來,從而實現萬物互聯,萬物打印。
?。ㄋ模?D打印建筑探索產業(yè)化
2016年8月23日,住建部發(fā)布《2016——2020年建筑業(yè)信息化發(fā)展綱要》,其中提出積極開展建筑業(yè)3D打印設備及材料的研究,探索3D打印技術運用于建筑部品、構件生產,開展示范應用。這意味著在國家層面對3D打印建筑技術的認可和推廣應用的鼓勵。
采用3D打印技術,對房地產來說將是一次顛覆性的革命。今后顧客不但可以定制家居,還可以定制個性化的房子,打印各種異形構件,做到一套房一張設計圖。小區(qū)內的建筑,在保持風格協調的基礎上,也不必千篇一律等。
在大部分人心中,3D打印只存在于高新科技領域。但隨著3D打印建筑技術的日益完善,特別是3D打印建筑技術在建筑行業(yè)的成功應用,3D打印建筑技術引領的產業(yè)變革有望成為建筑業(yè)和房地產業(yè)未來的方向。
二、不利因素
?。ㄒ唬┡c領先國家差距大
{$SplitPage}
我國3D打印領域盡管專利數量多,但是質量較領先國家仍有很大差距。我國3D打印領域被引用頻率高的專利明顯較少,而且專利的權利要求書條目也相對少一些。條目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技術的先進性和復雜性,同時也體現了專利的質量。缺乏核心技術與人才是制約中國3D打印發(fā)展的關鍵因素。
(二)無法商業(yè)化量產
國內3D打印企業(yè)由于生產效率、材料短缺、缺乏核心技術等問題,短期內恐無法實現批量化、規(guī)?;a。以3D打印制造出的電話為例,說明電話可以制造出,但只能看,不能用,因此,3D打印商品不能加上電子組件,無法讓電子產品量產。
究其原因,一方面3D打印所使用的耗材非常有限。目前3D打印的耗材原料主要分為僅有石膏、無機粉料、光敏樹脂、塑料、陶瓷等10多種,且價格較為昂貴,金屬尤是。國產3D設備對應的耗材短缺主要源自兩個原因:便宜的賺不到錢,廠家不愿意生產,而貴的耗材現有技術跟不上,由于缺少政策扶持和補貼,廠家又不愿意投入資金和人力成本去研發(fā)。
另一方面,3D打印機的價格十分高昂,大多桌面級的3D打印機售價都在2萬元人民幣左右,國內仿制品的價格在6,000元左右,但質量卻難以保障。此外,3D打印在產品精度和生產時長等生產效率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成為阻礙量產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投顧問對2017-2021年中國3D打印市場規(guī)模預測
2014年國內3D打印市場規(guī)模約為47.4億元,實現翻倍式增長。2015年我國3D打印市場規(guī)模達到78億元。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7年我國3D打印產業(yè)規(guī)模將達到173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41.36%,2021年產業(yè)規(guī)模將達到69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