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東北經濟 東北經濟復蘇
東北經濟如何復蘇?“治標”更要“治本”
作者:中投顧問 時間:2015/10/13
東北經濟衰退的原因有很多,國家政策原因、資源逐漸枯竭的原因、多年來形成的產業(yè)結構調整難度大的原因、冬季寒冷漫長的氣候原因和投資環(huán)境差等等。個人認為國家政策、資源、產業(yè)結構、氣候等都是客觀原因,而主觀上的原因才是東北經濟能否逐步復蘇的根源問題。“治標”更要“治本”, 這個“治本”就是要逐步改善投資環(huán)境差的人文環(huán)境問題。不從人的理念上進行改變,復蘇將遙遙無期。
需要從兩個層面改善投資環(huán)境差的人文環(huán)境問題,從政府到普通百姓,這兩個層面又是相互影響的。
首先是政府。服務意識需要增強。東北投資環(huán)境向來比較“惡劣”,可能比其它地區(qū)更“簡單粗暴”和“直接而不含蓄”。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體制等原因的影響,一些領導干部形成了官僚主義,不能擺正心態(tài),沒有把服務當做自己的義務。部分部門、官員在招商引資后,動不動就“關門打狗”,用地方政府的各種關系,結成權力之網(wǎng),將投資者的投資截流、揮霍,以各種理由對投資的企業(yè)進行“吃拿卡要”,迫使一些企業(yè)投資后不得不考慮轉移,甚至無法考慮處于當?shù)氐漠a業(yè)配套、產業(yè)鏈協(xié)同等優(yōu)勢條件,寧可轉移到它地而多付物流等費用,最終也要搬走。改善人文環(huán)境就必須要改革各級政府的干部管理體制、制定監(jiān)管制度并嚴格實施,固然各級政府部門或部門部門之間有各種利益瓜葛,改革充滿困難,但決不能知難而退。
其次是普通百姓。大眾的理念需要改變,服務意識需要加強。多年來一些群眾形成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觀念,過多考慮個人利益、服務意識較差,對招商引資工作不以為然。這一方面是視野有待開拓、服務意識有待提高,一方面是因為地方政府沒有很好地解決民生問題而使部分百姓對政府缺乏信任,認為招商工作仍像很多工作一樣,不過是走形式、做樣子。要想振興東北經濟,必須逐漸提高大眾的服務意識,從民間改善投資環(huán)境。而民眾的意識和風氣,又是政府應率先垂范,逐漸增強大眾信心來逐步改善的。
如果不從政府和民眾兩個層面改善東北的投資軟環(huán)境,其它的措施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